容县位于广西东南部,毗邻粤港澳大湾区,行政区域面积2257.39平方公里,辖15个镇,227个村(社区),总人口88万人,旅居海外的华侨、华人和港澳台同胞共150多万人,历来有“海内一个容县、海外两个容县”之称,是中国著名广西最大的侨乡,获评为“中国最具海外影响力县”。2024年容县GDP增长4.6%,其中一产、二产、三产分别增长3.8%、5.2%、4.8%。
历史悠久,人杰地灵。容县,古称容州,从西晋置县至今已有1700多年的历史,曾经是岭南“五管”之一,唐代开始至明朝中期一直是州、莞、路、府治所在地,是岭南重要的政治、军事、经济和文化中心之一。民国时期(1911至1949年)先后属广西省梧州府、苍梧道、苍梧行政督察区。容县名人辈出,是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之一杨贵妃的故里,以及清朝太子太傅何畴、当代历史学家徐松石、戏剧家封凤子等文化名人的故乡。容县人崇文尚武,有“爱国将军县”之称,民国时期涌现5位省主席、8位上将、17位中将、68位少将以及众多抗日爱国将士。容县是革命老区,红色精神代代相传。
区位独特,交通便捷。容县处于北部湾经济区、珠三角经济区的交汇地带,洛湛铁路、南广高速、324国道贯通县境,二级公路连通周边县市,3小时即可到达南宁、广州等多个经济圈,是“两湾”联动的重要便捷通道。南珠高铁(容县段)、苍容高速(容县段)、平容高速(容县段)、贵岑高速(容县段)等道路加快建设,南珠高铁容县南站交通枢纽综合体项目开工建设,容州大桥建成通车,对外对内互联互通网络体系日臻完善。容县获列入国家农产品骨干冷链物流重点县建设名单,成功创建广西农村客货邮融合发展服务品牌。
农业发达,物产丰富。容县农业生产条件优越,是广西农产品主产区,是“中国沙田柚之乡”“中国铁皮石斛之乡”,连续三年获评为“自治区耕地保护激励县”。容县沙田柚、霞烟鸡、三黄鸡、铁皮石斛、野生红菇、八角、肉桂等一批名特优产品闻名区内外。容县连续17年获得国家生猪调出大县奖励资金,生猪年出栏67.43万头、家禽年出栏4015.21万羽;全县沙田柚种植面积达24万亩,沙田柚总产量40万吨,综合产值超42亿元,柚果种植面积、产量在广西排名第一,容县沙田柚入选中国农业品牌目录2024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名单。拥有容县沙田柚、霞烟鸡、容县肉桂3个国家地理标志产品、都峤山铁皮石斛1个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以及容县沙田柚、容县霞烟鸡2个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拥有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3家、自治区级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11个、供应深圳农产品示范基地9家、“两品一标”认证产品40个。
境秀景美,宜居宜游。容县山清水秀生态美,全县森林覆盖率59.25%,森林储蓄量1558.59万立方米,是广西第一个获得“国家卫生县城”称号的县、玉林市第一个获评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的县,还获评为“中国长寿之乡”“中国深呼吸小城”。容县山川秀丽,文物古迹众多,旅游资源富集,宋朝文学家苏东坡、明朝旅行家徐霞客等曾到此游历,并留下精美的诗文,目前已建成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3家,国家AAA级旅游景区8家。核心景区景点有唐经略台以及明朝1573年在台上建造的江南四大名楼之一的“天南杰构”真武阁、以丹霞地貌著称的道教第二十洞天都峤山、民国将军别墅群等。容县连续五年上榜“全国县域旅游发展潜力百佳县”,获授予“广西地名文化遗产千年古县”荣誉,入选《美丽中国建设实践案例》。2024年容县累计接待国内游客1182.87万人次,按可比口径同比增长9.33%。实现国内旅游收入(消费)136.06亿元,按可比口径同比增长11.69%。
产业兴旺,发展强劲。容县是全国最大异型胶合板生产基地,全县拥有弯板企业150多家,年产值约70亿元,容县生产的弯板占全国市场份额的70%、广东市场(弯板主要集散地)份额的90%以上,获评为“中国弯曲胶合板(弯板)之都”,容县弯曲胶合板产业集群获认定为自治区级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容县大力发展健康食品产业,培育了南方黑芝麻等全国知名品牌,“南方”牌商标是广西食品行业第一枚“中国驰名商标”,南方黑芝麻入围中国500最具价值品牌。容县经济开发区成立于1991年9月,2006年获评为自治区级开发区,园区总规划面积26平方公里,按照“一区多园”布局建设,分为江南片区和九龙片区两部分,园区路网发达、生产生活配套齐全,区域劳动力供给充足。近年来,成功招引了浙江嘉善木业产业园等项目及50多个子项目组团入驻,引进了中桂农投资建设超20亿元的容县特色农产品冷链仓储基地项目,引进了温州万鸿小微园投资有限公司投资建设超30亿元的全市首个工业地产项目,引进了东莞市中腾产业园投资建设超30亿元的容县中腾高端线路板产业园及其配套制造产业园项目,生态板材家具、健康食品、印刷包装文创等产业壮大成势。容县2016—2018年连续三次获评为“广西科学发展先进县”,2018年跻身“中国西部百强县市”行列,2021年获评“广西高质量发展进步县”。目前,容县充分发挥资源丰富、要素成本低、承载空间大等比较优势,大力打造国际化、法治化、便利化的营商环境,深入推动玉商回归,6个玉商回归产业园(容县)分园正在加速建设,累计签约玉商回归项目41个,总投资89.4亿元,推动玉工回归超1万人。
社会安定,文明和谐。近年来,容县一体推进法治容县、法治政府、法治社会建设,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扎实开展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建设平安容县实现大提升,2024年获评为“全区平安县”。巩固深化“解纷促和”专项行动成果,全力抓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斗争,大力打击黄赌毒、电信诈骗等违法犯罪行为,坚决遏制个人极端案事件,刑事、治安案件侦办工作排全市前列,公安自建视频图像平均在线率98.58%。
文件下载:
关联文件:
容县位于广西东南部,毗邻粤港澳大湾区,行政区域面积2257.39平方公里,辖15个镇,227个村(社区),总人口88万人,旅居海外的华侨、华人和港澳台同胞共150多万人,历来有“海内一个容县、海外两个容县”之称,是中国著名广西最大的侨乡,获评为“中国最具海外影响力县”。2024年容县GDP增长4.6%,其中一产、二产、三产分别增长3.8%、5.2%、4.8%。
历史悠久,人杰地灵。容县,古称容州,从西晋置县至今已有1700多年的历史,曾经是岭南“五管”之一,唐代开始至明朝中期一直是州、莞、路、府治所在地,是岭南重要的政治、军事、经济和文化中心之一。民国时期(1911至1949年)先后属广西省梧州府、苍梧道、苍梧行政督察区。容县名人辈出,是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之一杨贵妃的故里,以及清朝太子太傅何畴、当代历史学家徐松石、戏剧家封凤子等文化名人的故乡。容县人崇文尚武,有“爱国将军县”之称,民国时期涌现5位省主席、8位上将、17位中将、68位少将以及众多抗日爱国将士。容县是革命老区,红色精神代代相传。
区位独特,交通便捷。容县处于北部湾经济区、珠三角经济区的交汇地带,洛湛铁路、南广高速、324国道贯通县境,二级公路连通周边县市,3小时即可到达南宁、广州等多个经济圈,是“两湾”联动的重要便捷通道。南珠高铁(容县段)、苍容高速(容县段)、平容高速(容县段)、贵岑高速(容县段)等道路加快建设,南珠高铁容县南站交通枢纽综合体项目开工建设,容州大桥建成通车,对外对内互联互通网络体系日臻完善。容县获列入国家农产品骨干冷链物流重点县建设名单,成功创建广西农村客货邮融合发展服务品牌。
农业发达,物产丰富。容县农业生产条件优越,是广西农产品主产区,是“中国沙田柚之乡”“中国铁皮石斛之乡”,连续三年获评为“自治区耕地保护激励县”。容县沙田柚、霞烟鸡、三黄鸡、铁皮石斛、野生红菇、八角、肉桂等一批名特优产品闻名区内外。容县连续17年获得国家生猪调出大县奖励资金,生猪年出栏67.43万头、家禽年出栏4015.21万羽;全县沙田柚种植面积达24万亩,沙田柚总产量40万吨,综合产值超42亿元,柚果种植面积、产量在广西排名第一,容县沙田柚入选中国农业品牌目录2024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名单。拥有容县沙田柚、霞烟鸡、容县肉桂3个国家地理标志产品、都峤山铁皮石斛1个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以及容县沙田柚、容县霞烟鸡2个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拥有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3家、自治区级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11个、供应深圳农产品示范基地9家、“两品一标”认证产品40个。
境秀景美,宜居宜游。容县山清水秀生态美,全县森林覆盖率59.25%,森林储蓄量1558.59万立方米,是广西第一个获得“国家卫生县城”称号的县、玉林市第一个获评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的县,还获评为“中国长寿之乡”“中国深呼吸小城”。容县山川秀丽,文物古迹众多,旅游资源富集,宋朝文学家苏东坡、明朝旅行家徐霞客等曾到此游历,并留下精美的诗文,目前已建成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3家,国家AAA级旅游景区8家。核心景区景点有唐经略台以及明朝1573年在台上建造的江南四大名楼之一的“天南杰构”真武阁、以丹霞地貌著称的道教第二十洞天都峤山、民国将军别墅群等。容县连续五年上榜“全国县域旅游发展潜力百佳县”,获授予“广西地名文化遗产千年古县”荣誉,入选《美丽中国建设实践案例》。2024年容县累计接待国内游客1182.87万人次,按可比口径同比增长9.33%。实现国内旅游收入(消费)136.06亿元,按可比口径同比增长11.69%。
产业兴旺,发展强劲。容县是全国最大异型胶合板生产基地,全县拥有弯板企业150多家,年产值约70亿元,容县生产的弯板占全国市场份额的70%、广东市场(弯板主要集散地)份额的90%以上,获评为“中国弯曲胶合板(弯板)之都”,容县弯曲胶合板产业集群获认定为自治区级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容县大力发展健康食品产业,培育了南方黑芝麻等全国知名品牌,“南方”牌商标是广西食品行业第一枚“中国驰名商标”,南方黑芝麻入围中国500最具价值品牌。容县经济开发区成立于1991年9月,2006年获评为自治区级开发区,园区总规划面积26平方公里,按照“一区多园”布局建设,分为江南片区和九龙片区两部分,园区路网发达、生产生活配套齐全,区域劳动力供给充足。近年来,成功招引了浙江嘉善木业产业园等项目及50多个子项目组团入驻,引进了中桂农投资建设超20亿元的容县特色农产品冷链仓储基地项目,引进了温州万鸿小微园投资有限公司投资建设超30亿元的全市首个工业地产项目,引进了东莞市中腾产业园投资建设超30亿元的容县中腾高端线路板产业园及其配套制造产业园项目,生态板材家具、健康食品、印刷包装文创等产业壮大成势。容县2016—2018年连续三次获评为“广西科学发展先进县”,2018年跻身“中国西部百强县市”行列,2021年获评“广西高质量发展进步县”。目前,容县充分发挥资源丰富、要素成本低、承载空间大等比较优势,大力打造国际化、法治化、便利化的营商环境,深入推动玉商回归,6个玉商回归产业园(容县)分园正在加速建设,累计签约玉商回归项目41个,总投资89.4亿元,推动玉工回归超1万人。
社会安定,文明和谐。近年来,容县一体推进法治容县、法治政府、法治社会建设,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扎实开展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建设平安容县实现大提升,2024年获评为“全区平安县”。巩固深化“解纷促和”专项行动成果,全力抓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斗争,大力打击黄赌毒、电信诈骗等违法犯罪行为,坚决遏制个人极端案事件,刑事、治安案件侦办工作排全市前列,公安自建视频图像平均在线率98.58%。
文件下载:
关联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