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000014349/2025-30348 | 效力状态: |
发文单位:玉林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 成文日期:2025年01月25日 |
标 题: 玉林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玉林市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 (2024—2026年)》的通知 | |
发文字号:玉政办发〔2025〕2号 | 发布日期:2025年02月11日 |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各开发园区管委,市发展改革委(市国动办)、教育局、科技局、工业和信息化局、公安局、司法局、财政局、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自然资源局、生态环境局、住房城乡建设局、交通运输局、水利局、农业农村局、商务局、文化广电体育和旅游局、卫生健康委、应急管理局、市场监管局、统计局、林业局、园区办、大数据发展和政务服务局、营商办、国资委、农机中心、投资促进局、供销社:
《玉林市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2024—2026年)》已经市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玉林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5年1月25日
(此件删减发布)
玉林市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
(2024—2026年)
为贯彻落实中央、自治区关于加快培育发展低空经济决策部署以及《广西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2024—2026年)》文件精神,推动我市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发展目标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着眼发展新质生产力,抢抓低空经济产业密集创新和高速增长的战略机遇,立足自主创新,瞄准高端制造,拓展应用场景,放大产业能级,充分发挥我市空域、区位、产业等优势,打造广西低空经济示范区。
到2024年底,启动低空经济产业园建设,加快推进低空飞行基础设施规划与布局,引进先进的低空装备制造技术,推动重点项目落地。
到2025年底,推动低空装备制造、场景应用、飞行服务保障体系、技术创新能力不断发展,培育发展低空领域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初步构建低空经济发展的产业生态体系。
到2026年底,低空飞行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应用场景规模化运营,低空装备产业链基本形成,低空经济规模不断增长,我市成为广西低空经济示范区和无人机产业制造示范基地,基本建成服务“两湾”、辐射东盟的低空经济产业体系。
二、重点任务
(一)有效保障低空飞行活动
1.完善低空飞行制度设计。根据国家、自治区空域管理相关政策及飞行管理相关规定,研究制定我市低空飞行管理制度规则,在地方事权范围内明确各运行主体的空域管理、运行使用的责任权利,确保低空飞行活动有规可依、安全可控。[牵头单位:市交通运输局;配合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局、司法局、公安局、市场监管局,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各开发园区管委]
2.加强低空空域协同管理。配合自治区研究协调低空空域分类划设、航路航线划设、飞行活动监管、气象探测频率等低空飞行管理事项。加强城市空中交通管理组织运行模式研究,完善管理措施。[牵头单位:市交通运输局,各县(市、区)人民政府;配合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市国动办)、公安局,市气象局,玉林福绵机场有限公司]
3.完善低空监管服务平台。建设低空飞行综合监管服务平台,完善网格化无人机监测管控体系,实现飞行计划申请与审批、航空情报服务、气象保障服务、航空器及人员信息管理等功能,与自治区级平台实现数据和服务对接。[牵头单位:市交通运输局;配合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市国动办)、公安局,市气象局,各县(市、区)人民政府,玉林福绵机场有限公司]
4.建设低空地面基础设施。规划建设低空地面基础设施,满足各类低空航空器起降、备降、停放、补能、维保、接驳、试飞等需求。完善玉林福绵机场通航功能,积极谋划通用机场建设。重点在交通枢纽、产业集聚区以及高速公路沿线,布局一批低空航空器起降场(站)及配套设施。支持各板块根据场景应用需求,在旅游景区、商业区、大型体育场馆、综合性医疗机构等建设一批飞行器起降点、航空飞行营地。统筹考虑空域环境、产业布局等因素,规划建设一批无人机试飞点、操控员培训点。[牵头单位:市发展改革委、交通运输局,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各开发园区管委;配合单位:市自然资源局、住房城乡建设局,市通管办,玉林福绵机场有限公司]
5.构建低空数字智联网络。充分利用通信运营商基础设施,布局低空智联网和地理信息底座系统,综合运用北斗、5G—A等技术,分阶段、分区域推进涵盖通信、导航、监测、电磁、反制等配套设施的低空数字智联网建设。同步规划建设低空分层次气象观测站点,逐步建立城市微气象观测预报体系。[牵头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市国动办)、交通运输局;配合单位:市大数据发展和政务服务局、国资委,市气象局、通管办,玉林福绵机场有限公司]
(二)提升低空产业集聚水平
6.招商落地重大产业项目。梳理形成低空经济产业链链上企业和基础设施清单,绘制产业链图谱,充分发挥龙头企业、行业协会商会、会展活动招商效能。着重招引一批国内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大中型无人机整机企业、关键系统研制重点企业、商业化场景应用企业和新兴研发机构,推进补链强链工程,推进产业集聚发展。充分依托玉林经济技术开发区、玉柴集团,把我市建设成为广西无人机产业制造示范基地。[牵头单位:市投资促进局;配合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局、财政局、交通运输局、商务局、园区办,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各开发园区管委]
7.支持企业做大做强。聚焦大中型无人机、轻型固定翼飞机、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eVTOL)等产品的整机研制与规模化组装,集中力量培育大中型无人机整机企业,壮大一批深耕细化领域、主营业务突出、竞争力强、成长性好的专精特新企业和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支持玉林经济技术开发区打造低空装备制造整装基地,形成集低空装备研发设计、生产、试飞、检验检测、培训于一体的全产业生态。[牵头单位:市工业和信息化局;配合单位:市发展改革委、交通运输局、园区办,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各开发园区管委]
8.强化产业链供应链协同。围绕动力系统、航空材料、元器件、航空电池、飞控系统、装备维修维护等领域,加快形成系统完善、富有韧性和竞争力的低空经济产业链。依托玉林福绵机场,布局有人驾驶航空器运行专业人员全体系培训和维修产业。依托福绵区服装纺织产业开展降落伞等飞行安全装备研发制造。[牵头单位: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各开发园区管委,市工业和信息化局;配合单位:市发展改革委、交通运输局、市场监管局]
9.打造低空经济产业园。充分依托玉林经济技术开发区、玉林高新区(玉东新区)、广西(北流)轻工产业园,打造覆盖技术研发、生产制造、运营保障等多元业态的低空经济产业园,打造一批低空经济产业领域关键核心技术攻关项目和成果转化应用示范场景,加大低空经济产业在低空制造、低空服务、低空运营保障等方面的培育和建设力度,旨在打造集研发、制造、运营、服务于一体的低空经济产业。[牵头单位:市工业和信息化局;配合单位:市园区办、科技局,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各开发园区管委]
(三)探索低空应用场景
10.挖掘公共服务应用场景。鼓励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和行业部门深度挖掘本领域、本行业低空应用场景,形成一批低空应用示范场景和应用案例。按照财权、事权相适应原则,统筹各行业低空政务应用需求,列入各级政府年度预算予以保障。[牵头单位:市大数据发展和政务服务局;配合单位: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各开发园区管委,市财政局、市相关行业部门]
11.打造低空应急体系场景应用。深化低空航空器在空中侦察勘测、指挥调度、消防灭火、紧急输送、搜寻救助、特殊吊载、应急通信、医疗救护等领域的场景应用。积极推进航空医疗救护工作融入航空应急救援体系,加大政府购买服务力度,构建统一标准、统一指挥、统一调度的航空应急救援体系。(牵头单位:市应急管理局、卫生健康委;配合单位:市公安局、水利局、林业局,市通管办、气象局、消防救援支队)
12.促进农林生产应用场景。充分发挥我市农林产业优势,积极开展无人机农业植保、农情监测、航空护林、渔情监测等场景应用。融合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5G)、大数据、智联网等技术开展无人机高质量作业示范、智慧农林示范,落实购置与应用补贴。(牵头单位:市农业农村局、林业局;配合单位:市农机中心)
13.拓展文体旅游应用场景。依托我市丰富旅游资源,在大容山、五彩田园、会仙河、都峤山等景区和市内重点旅游景点探索开发空中游览、航拍航摄、航空运动等特色项目。利用无人机等低空飞行器,融合岭南文化、现代城市等元素,打造无人机编队表演等文旅消费新场景。探索开通1条以上与周边城市的载人飞行商业化航线,与大容山等旅游景点结合,开通旅游观光路线,打造文旅低空新业态。支持建设飞行营地、航空航天(无人机)科普教学基地、航空体育飞行圈。[牵头单位:市文化广电体育和旅游局;配合单位:市教育局、市场监管局,各县(市、区)人民政府,玉林城建集团]
14.开展低空物流运输应用场景。大力拓展城市低空配送场景,开展低空物流配送试点和气象保障服务。鼓励发展“无人机+无人车+无人仓”智慧物流新模式。探索中、大型载货低空航空器在运输机场异地货站、江海航运物资补给中的应用。探索建立各县(市、区)血站、医疗检验中心与市重点医院之间的空中联系通道,实现对血液制品、检测样本等进行快速转运。[牵头单位: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邮政管理局;配合单位:市发展改革委、交通运输局、卫生健康委、供销社,市气象局,玉林福绵机场有限公司]
(四)增强产业技术创新能力
15.加快技术突破和平台建设。鼓励企业、高校、科研机构加强航空器总体、系统、软件、元器件、材料等领域关键技术研发,开展无人机柴油动力、混合动力等技术攻关,建设重点实验室、技术创新中心、企业技术中心、低空经济研究中心等创新平台,建立企业主导和产学研深度融合新模式,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牵头单位:市科技局;配合单位:市发展改革委、教育局、工业和信息化局、交通运输局,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各开发园区管委]
16.夯实低空产业人才基础。支持高等院校加强低空装备制造及相关学科专业建设,开展“中—高—本”一体化多层次低空产业人才培养。围绕低空前沿新兴交叉领域,深化产教融合,推进高校、科研机构与企业联合育才,加大高端领军人才引进力度,开展航空全体系人才培养。[牵头单位:市教育局、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配合单位:市交通运输局、科技局,各县(市、区)人民政府,玉林师范学院,玉林职业技术学院]
(五)促进低空经济现代服务业发展
17.健全产业服务标准体系。鼓励行业协会、院校、龙头企业带动低空经济上下游企业共同开展标准研究,加快建立涵盖多种应用场景、各类装备、安全应急管理等内容的标准体系。争取在低空智造、通信、导航等关键核心技术领域形成专利。(牵头单位:市市场监管局;配合单位:市教育局、工业和信息化局、交通运输局)
18.搭建综合金融服务体系。鼓励各类合格投资者和有条件的国有企业按市场化方式发起设立产业投资基金、科创投资基金,支持低空经济产业发展。着力营造政府领投、机构跟投的氛围,引导长期资本、耐心资本对初创企业、小微企业、科创企业进行股权投资,支持重点企业开展股权融资、债权融资。推动组建多元化股权的低空装备托管和租赁公司,鼓励保险公司为低空装备“研产销用”全产业链提供创新产品和服务,建立覆盖广泛的无人机保险服务体系。(牵头单位:市财政局;配合单位:市国资委、营商办,玉林金融监管分局)
三、保障措施
(一)强化组织领导。成立玉林市推动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工作专班(详见附件),加强全市低空经济发展工作领导,统筹推进低空经济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产业招商、技术创新、场景拓展等相关工作。市发展改革委、交通运输局、工业和信息化局分别牵头负责低空经济发展统筹协调、低空飞行管理服务、低空经济产业推进等工作。各相关单位围绕低空经济发展规划、低空保障体系、空域协同运管、产业培育壮大、应用场景拓展、融合数字化转型等,系统谋划、协同联动,推动各项重要任务落实见效。(牵头单位:市发展改革委、交通运输局、工业和信息化局;配合单位:市其他相关部门)
(二)优化政策支持。在整合用足现有各级各类产业扶持政策的基础上,研究制定低空经济发展政策,支持低空经济相关企业发展培育、技术创新、项目建设等。鼓励各类金融机构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加大信贷、资金供给力度。(牵头单位:市发展改革委;配合单位:市交通运输局、工业和信息化局、科技局、财政局、营商办)
(三)保障发展安全。加强无人机等低空飞行管理,依法打击各种违规飞行行为,切实维护低空飞行安全有序。建立健全低空飞行应急处置机制,针对低空飞行过程可能出现的各类风险和问题做好应急预案,增强安全风险管控能力,切实保障低空经济健康安全可持续发展。(牵头单位:市交通运输局、公安局;配合单位:市应急管理局、市场监管局)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